第341章 刘宗周忧虑不安,多尔衮惊疑心痛(2/2)
诸如此类消息传出来时,清廷上下一片哗然,整个北京都陷入了诡异、沉闷的气氛中。
按理说这些前方战报传回来后该封锁消息的,奈何清国如今也是才入主北京不久,京畿之地又多有匪患、起义,清庭也是四面漏风,即便想要保密也难以做到。
四月二十九日。
紫禁城,武英殿。
这个时空,李自成逃离北京时也曾下令焚毁紫禁城。
但因为逃得更加匆忙,奉命烧毁皇宫的顺军布置得不够充分,大火只烧毁一两座大殿就熄灭了。
不过,多尔衮进入进城后,听闻崇祯、李自成都喜欢在武英殿办公,便也选择在武英殿办公。
便是后来小皇帝福临以及布木布泰到了北京,除朝会外,平常与多尔衮及朝臣们议事也选在武英殿。
外面因扬州之败人心惶惶,清庭内部自然是屡议此事。
这天上午,才八岁的小皇帝福临端坐皇位,皇太后布木布泰则坐在一旁的屏风后面。
如今仍只是叔父摄政王的多尔衮,坐在皇位下方左侧。
另有礼亲王代善、庄亲王济尔哈朗坐在皇位下方右侧。
才恢复亲王之职没多久的肃亲王豪格,则坐在左侧与多尔衮隔了两个位置的地方。
可以说,清国的真正高层决策者都在这里了。
至于阿济格、多铎,一向唯多尔衮马首是瞻,还算不得清国真正的决策者。
除此外,还有一位汉官,却是官衔为兵部尚书、右都御史、太子太保,授秘书院大学士,入清国内院佐理军务的洪承畴。
因黄台吉、多尔衮都十分器重、礼遇洪承畴,如今其可谓是清国最炙手可热的汉官。
至于说元老汉官范文程,去年清国定鼎京城不久,便因为不满多尔衮专权,且威逼福临,又怕被对头多铎找事报复,就托疾在家养病,自是没出现在这里。
而另一个有名的汉臣宁完我,实则在清国地位一直与范文程有差距,又因为性格原因,在官场上起起伏伏,如今不过是一个负责编书的学士,就更不可能出现在这种决策层的会议上了。
“洪承畴,你不是说明国南方的兵马都不堪一击吗?可豫王却在扬州大败,丧我大清两万满洲八旗精兵,几乎动摇我大清根基。你可有什么解释?”
洪承畴进入武英殿后,第一个开口询问他的既不是多尔衮,也不是布木布泰或福临,而是豪格。
而且,洪承畴怎么听,都觉得豪格语气中带着幸灾乐祸之意。
他知道在这并非错觉,豪格确实在为此事高兴。
多铎乃是多尔衮最亲近的兄弟,也是其最重要的臂膀。
如今多铎大败于扬州,生死未卜——这种情况下,不论其是死是活,都意味着多尔衮断掉了一支臂膀,豪格没理由不高兴。
眼见多尔衮、代善等人也目光幽幽地看过来,殊无善意,洪承畴便知道他今天恐怕要遭罪了。
他想了想,道:“陛下、摄政王、皇太后,可否将扬州之败的全部消息告知于臣?”
多尔衮终于开口,道:“根据山东陆续传回来的消息,击败豫王大军的乃是大明监国,另外黄得功亦在其麾下。
这位大明监国麾下还有两支强军,一个称为边防军,另一个则称为禁卫军。
前不久陕西传回的军报中,曾言崇祯之女坤兴公主在四川监国,麾下有兵马称边防军、卫戍军,皆是劲旅。
因此,本王可以肯定,在扬州击败豫王的大明监国,多半就是那坤兴公主。
只是本王不明白,这坤兴公主之前既然在四川,怎么又率领大军出现在扬州了?
最重要的是,你认为这坤兴公主的军队是凭什么击败得豫王的十数万大军?”
越说到最后,多尔衮眉头皱得越紧。
他是真想不明白,这大明怎么还能有击败十几万清军的强军呢?
若有这样的强军,大明怎么会让李自成攻破了京城,此前又怎么会让他们屡屡入关劫掠?
在多尔衮看来,这样的一支强军非数年不可得。所以,大明的这支强军难道是凭空变出来的吗?
最重要的是,如今大明可能有多少这种强军?今年有没有可能举兵北伐?
想到这里,多尔衮再次想到没于扬州的那两万满洲八旗兵,只觉得心肝又开始疼了。
他们大清如今总共也不过六七万满洲八旗兵而已,这一下没了近三分之一,谁能受得了?
/91/914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