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22章 圈内红人(2/2)
“现在还不是做生意的时候,你等着就行了!”沈隆依旧是笑眯眯的样子,没有一点儿其它倒爷那种紧张和不安,吃完早茶就带着李成涛到处逛了起来,给家人和朋友买了不少土特产,搞得就好像是来花都出公差一样。
吃完晚饭回到宾馆放东西的时候,宾馆的工作人员还热情地给他们介绍花都的景点和特产,真把他们当成了出差的国家干部。
把东西放好,沈隆这才带着李成涛出门,出去的时候还不忘叮嘱,“一会儿到了地方,你啥也别说,我说就行了。”
然后俩人来到了十三行外面的街上,现在街上已经零零散散出现了一些地摊,地摊的主人都是和沈隆、李成涛差不多大的年轻人,摊子上摆的都是服装,其中就有他们想要的喇叭裤,还有一些在当下看起来很时尚的T恤衫。
今年七月,东莞县第二轻工业局设在虎门境内的太平服装厂与港商合作创办了全国第一家来料加工企业——太平手袋厂,从此三来一补这个名字渐渐为人们所熟知,三来一补指来料加工、来样加工、来件装配和补偿贸易,是中国大陆在改革开放初期尝试性地创立的一种企业贸易形式。
由外商提供设备、原材料、来样,并负责全部产品的外销,由中国企业提供土地、厂房、劳力,利用外商的资金和先进设备来生产商品,外商利用大陆的廉价劳动力压缩了成本,大陆则解决了大量就业岗位、学习了先进经验,这一商业模式自此发扬光大,一直持续到二十一世纪,中国加入WTO之后,这种合作方式才渐渐没落。
三来一补最早大多都是生产服装类的商品,由于这些服装都是用于出口,所以质量好、款式新颖,比国内的服装受欢迎多了。
虽然按照规定所有产品都要出口销售,可在实际操作中,或是因为卖家取消订单,或是因为产能超过了市场需求,所以有不少服装没办法销售到境外,只能在境内消化;同时由于许多返城知青都找不到工作,所以当地政府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在沙面和十三行划出部分区域,让部分找不到工作的知青夜间摆摊,来销售这些服装。
沈隆要找的就是这些,他没急着上前问价钱,而是在附近转悠着听摊主和顾客讨价还价,来买衣服的同样都是和他们差不多大的年轻人,他们对喇叭裤也情有独钟,不一会儿便有好几波顾客高高兴兴的拿着喇叭裤走了。
嗯,喇叭裤这波风潮也是从花都这边传到国内其他地方的,这儿毕竟挨着香江,追逐时尚的意识要比外地强上不少。
这些地摊生意都挺不错的,喇叭裤尤其受欢迎,眼看着就要卖完了,李成涛终于着急了,他刚想催促沈隆,就见沈隆笑眯眯上去搭话了,“靓仔,你条裤点卖吖?”
嗯?李成涛顿时愣住了,春明啥时候还学会说广东话了?我咋不知道?